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湖南生株洲市和常德市试点,试点后,中小学教师将成正高级职称。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会上传来好消息:湖南省19位中小学教师有望晋升“教授”,工资、福利也将与大学教授相当。
【职称】
中小学教师可升“教授”
按现行制度,中学和小学教师职称分别隶属于两个系列:小学只有初级和高级之分,但高级实际为中级职称;中学有初、中、高之分,但高级实际上为副高级职称。这种职称制度,影响了不少中年教师的积极性。会上,省教育厅教师处处长张大伟介绍,湖南已经完成了株洲市和常德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共有19位中小学教师申报教授。不过,由于目前尚未得到教育部等部门的批复,因此最终获评名单也未公布。“但这项改革实施以后,中小学教师可以晋升教授级别的职称。”
【义教】
今年建合格学校1450所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陈飞跃在会上透露, 2013年,全省预计完成合格学校建设1450所,总投入近31亿元。全省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60.11亿元,为全省628.12万农村(含县镇)中小学生及城市特困家庭学生免费发放国家、地方课程教科书和部分辅助学习资源。
从2013年起,我省的两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建立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制,为片区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的在编在岗教师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的人才津贴。我省还大力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模式调整工作。2013年秋季学期,37个国家试点县有3164所学校有食堂供餐,827483名学生吃上了热饭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