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校

招生说明会

新闻动态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发布日期:2015-05-12 17:34:33 阅读:

   每到开学,家长们就担心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几毛钱的小零食,既无生产日期,也无QS标识。孩子上学前,许多家长都会叮嘱学生“不可以乱买东西吃”。

  在昨日的政协分组讨论中,第十三组迎来了今年“两会”开幕以来最热闹的一次讨论,委员们积极建言,讨论从早晨8时30分延续到中午12时,“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政协委员周玉良说,食品安全已是一个社会问题。食品的制造和加工流通企业多,校园周边充斥着缺乏监管、混乱无序的小食品店和流动摊贩,出售未经检验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我接着周委员的话说。”谢逢娥委员接过话题。“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做父母的十分头疼。为防止小孩贪吃,每天还未放学,便在学校门口接孩子。不能去接的话,就在孩子的书包里放点零食,避免孩子另外再买”。
  谢逢娥建议政府将儿童食品安全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抓,确保儿童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家长舒心。
  有委员认为,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应上升至更高层面,调整多部门各司其职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理顺监管体制,成立统一、高规格的监管部门,组建安全执法监管队伍,实现以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模式,由这一部门全过程负责食品质量监管。
  还有一名政协委员感叹食品质量的“倒退”。他回忆说,上世纪70、80年代虽然没有现在的质监部门,但出售三无产品还是很少见的。现在层层监管、把关,而校园周边的“放心零食”,反而越来越不让人放心。该委员建议,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首先要控制源头,集中生产,其次要三令五申、严格执法。
  越来越凸显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分组讨论一结束,谢逢娥就被记者围住。
  “以市区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等校园出入口为中心,在区域内设立‘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特殊学校及未满18周岁的人群,都是保护的对象。”谢逢娥提出了一个想法。
扫码咨询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