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学校

招生说明会

新闻动态

奥巴马夫人带来的校服风波

发布日期:2015-04-24 15:11:15 阅读: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访华,来到北京的一所中学,这次外事活动却意外引发了关于中小学校服的争论。有网友认为,国内中小学生们穿的校服“款式宽松、样式单调,实在是太减分了”,而这一观点也在微博上迅速引爆了学校运动款式校服太难看的吐槽。但是,也有人认为,“运动校服虽然丑到爆,但是丑得有道理”,校服可以起到预防早恋、防止攀比,并且节约开销的作用。那么,校服应该如何设计才算合理?现在是否已经到了亟须改头换面的时刻?

  调查
  老师“有政策”
  学生“有对策”
  近日在网上的一份有1.5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仅有26.74%的学生喜欢自己身穿的校服样式,而不喜欢的比例超过七成。谈到对校服的看法,认为美观合适的网友只占7%,大多数人的评价是质量不高(26.67%)、不分性别(14.14%)、不美观(13.66%)、款式尺码单一(11.60%)、不分季节(10.52%)。
  北京晨报记者最近走访了多所中小学,在接受采访的学生中,超过半数表示对校服不满意。有学生抱怨说,“校服不能总是蓝的、绿的、白的,看着就单调,应该多一些颜色吧?”也有学生表示,校服质量不是很好,根本穿不了三年。高一买的校服,还没上高二就“起球”了,甚至胳膊肘的地方都快磨破了。
  李同学放学后,随手从书包里掏出了一件外套,换下了深蓝色校服,他说,不是特别喜欢这身校服,但是也没办法。“上学嘛,只能这么穿着。有的同学平时就把校服放在班里,放学或者上学时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甚至几个月都不拿回家洗校服。”
  部分学生为了让自己的校服更有个性,他们会特意选择比自己身材大很多的校服,里面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这样可以时不时地把外面宽松的校服脱掉,展示自己的衣服。还有的学生会在校服上加一些小装饰。小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她经常会看到同学在校服上画一些卡通图案,或者贴一些粘贴画。每个同学要买两套同样的校服,如果遇到有老师检查,他们就会换上干净的那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举措
  40套校服学生随意搭配
  去年,北京十一学校推出了40套校服供学生自主选择、购买,主要涵盖运动、休闲和制服三大类。该校一位老师透露,以前的校服就是统一的运动服,学生并不爱穿。为了满足他们追求个性的愿望,学校决定设计新校服。目前卖得最火的是一件带拉链的长袖连帽衫。
  这些校服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自愿购买、随意搭配。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上课时,所有学生虽然都穿着校服,但每个人的款式和搭配不尽相同。
  学生购买新校服奉行自愿原则,但是每个学部可能有自己的安排,在搞大型活动时统一着正装。据介绍,正装一年也穿不了几次,有学生可能不会购买。在特定场合需要穿着时,学校会提供服装租赁。
  量身定制 校服成学校名片
  北京理工附中的校服可谓“私人定制”,不仅由北京服装学院的老师亲自设计,每位学生的校服也是量身定做,非常合身。陆云泉校长介绍说,目前学校共有五套校服,包括春、夏、秋、冬各一套,另外还有一套制服,总共有十多件衣服。“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较爱美,过去的校服不能符合现在学生的审美追求,因此在2011年,学校专门聘请北京服装学院的老师重新设计校服。”最初设计了很多套校服,由学生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做出样衣,进行模特走秀,最后投票选出最终的样式。通过这种方式选出学生真正爱穿的校服。陆云泉说,校服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曾经有孩子就想报考理工附中,理由是这所学校的校服好看。”
  增添制服装 展现精神面貌
  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未来计划增加制服类校服的数量,在目前现有的夏季制服的基础上,增加秋冬装。该校副校长井绪潮认为,现在学生的在校生活是多元化的,校服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单纯从功能的角度去考虑。虽然运动装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有很大优势,但是其宽松肥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美观。相比之下,制服装更能体现出学生的青春朝气和对美的追求。“今后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等正式场合可以考虑让学生穿制服装,彰显学生的精神面貌。”
  在校服款式、颜色搭配等方面,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格外注重与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的结合。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校服主打绿色,这与学校“生命教育”的理念是相契合的。
  师生齐动手 校服“新颖裁”
  今年二月,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开启了一场将要历时半年的师生校服设计大赛—校服“新颖裁”。全校师生自主参与校服设计,并由他们亲自投票,决定“最受师生欢迎的校服作品”。在今年五月份的校庆活动中,将展示得票数最高的前三名作品。等到九月份开学时,老师和学生将正式穿上评选出的新校服。
  新英才学校副校长魏庆佳表示,在“爱与创造”教育主张的引领下,应该让“创意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如今新英才学校经历了10年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新五年”。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服样式与学生特点是紧密相连的。学校专门发起了师生校服设计大赛,发挥老师、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绘制自己喜欢的校服,在服装上增添学生的印记。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校服成为经典。
  据介绍,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夏装、运动休闲装、春秋装和冬装。其中部分服装可以设计成男、女生不同的款型,并且包含多件服装供学生选择搭配。比如春秋装校服就包括西服上衣、长袖衬衫、毛背心、长袖毛衣和冬季休闲裤,同时男生可以配西裤,女生则配百褶裙。每一件服装都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融入自己喜欢的元素。新英才学校通过服装设计大赛的方式,让更多有想法的孩子迸发出艺术灵感,向属于自己的青春致敬。
  追问
  多款校服是名校专利?
  搭配多样化的校服仅是名校“专利”吗?北京理工附中校长陆云泉认为“不是”。校服可以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只要学校愿意去做这件事,基本上都可以实现。部分优质校学生穿校服有一种“名校心理”,觉得光荣,甚至可以炫耀,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没有“名校心理”也不一定会导致学生不爱穿。陆云泉校长说,校服的设计理念非常重要,需要在设计上多下工夫。校服上的校徽,只要设计得巧妙,不突兀,学生会很喜欢的,“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名牌服装的标识呢!”
  价高造成推广困难?
  北京晨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家长表示担心,学校为学生提供多套校服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价格因素给校服向着多样化发展带来了困难。对此,北京理工附中校长陆云泉表示,价格不仅不是门槛,反而给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他说,在商场里购买服装,卖家所赚取的利润是很高的。但是校服是学校直接和服装厂订制的,免去了中间的商业、零售环节,大大降低了成本。北京理工附中共有五套校服,大概有十几件服装,总价才1200余元。其中冬天穿的冲锋衣,设计和品质都很好,“单是这件冲锋衣,如果拿到商场里去卖,标价估计得1000多元。”只要校服设计得好,学生平时也愿意穿,可以给家长减轻不少经济压力。
  校服越有个性越好?
  校服中蕴含着许多育人功能,既可以展示学校文化,又能开展美誉教育、礼仪教育。现在不少校服的款式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于是人们开始呼吁校服多样化发展、个性化。对此,从事中小学服装研究工作的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顾远渊认为,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校服过于个性化,提供很多选择让学生挑选,就很难体现学校的整体形象了。“其实,把校服设计得漂亮一些就可以了。”顾远渊更为认同“1+N”的校服模式,即学校推出一系列“基础配置”,如不同季节的运动装、制服等,并且提供一些服装配饰供学生自主选择,如围巾、袜子、运动鞋,这些配饰和基础款校服是具有相同设计理念的。这样既能让学生爱穿校服,又能有个性选择的空间。总之,校服“并非越个性越好”。
扫码咨询更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