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脍炙人口的民谚盛传不衰。走进山西来寻根觅祖,追忆前贤,是多么神圣的课堂啊。
上午10:30时,准时到达太原南站。同学们像鸟儿一样成群结队的飞下列车,沐浴着中午的灿烂阳光,释放着喜悦之情。
尽善尽美的山西,我们寻根来了。
——《老闫游记》
候车大厅读书
乔家大院合影
城墙外层是裸露的黄土,很难见到植被,但晋商文化的“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基因深埋其中,枝繁叶茂,惠泽天下。
——《老闫游记》
它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它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诠释。王家的大门是厚重沧桑的,院门前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镇宅石狮是肃穆庄严的。其实,是高墙大院,紧锁了思维,封闭了梦想。这是一个辉煌失去颜色,一个神话破灭,一段文明颓废,成为一个历史的注脚。坐在小花园休憩,忽然发现墙壁石刻“静以修身俭以养性,入则笃行出则贤友”,不禁和几名学生吟诵起来。
晋祠之美,美在敬畏。站在那富有唐宋气韵、金元风骨、明清意味的建筑和雕塑前,由衷敬畏。它目睹过晋文公的霸业雄风,见证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亲历过秦 始皇的天下一统,看到过唐太宗的旌旗烽烟。它聆听过契丹人的号角声声,女真人的战鼓隆隆,蒙古人的马蹄阵阵,还有明朝的内忧外患,大清朝的盛衰沉浮,还有 那“海内最富”的山西商人,也特意来拜谒,祈祷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难老泉的水不断,晋王祠的香火不绝。寻根路上,追缅先烈感昭日月的丰功伟绩,更是一个反思自身的过程。伟大的美就是地位、权势、战乱、财富与文明、文化发生冲突时,我们选择文明、文化。希望自己做一个朴素的文明传播者。
——《老闫游记》
最有趣的是体验矿工的生活。乘坐矿井电梯来到模拟矿井的入口处,每人戴上一顶安全帽,帽子上有一盏明亮的矿灯,俨然一个小矿工。再坐进矿车,随着矿车开动 的颠簸声,矿井八大景观次第展开:古代煤窑、运输大巷、近代煤巷、炮采工作面、地质隧道、机械化掘进工作面、影视播放区、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模拟矿井 中,以我国煤炭开发历史和开采技术、劳动工具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大量实物原型或1:1比例的复制品,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地下“煤炭游乐宫 ”。
——《老闫游记》
最后,我们怀抱着老陈醋,登上返回北京的列车,结束了一周的山西游学——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