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将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与基础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的德育和课堂教学中的“渗”与“透”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学生外围社会现状和小学生内在心里发展需求寻找教育主题,在揭示“问题”、解决问题中,强调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习总书记对小学生提出的四点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践行到小学的德育教育中。
二、 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
北外附校小学部现有66个教学班,其中19个寄宿班,47个半寄宿班,总计学生1986人,教师154名,其中班主任66名。我校班主任团队硕士学历8人、本科学历57人、专科学历1人。
(二)德育队伍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我校班主任队伍很年轻,德育管理意识浅薄,缺乏发现学生习惯养成问题的视角,以及对学生合理教育的着力点。简言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建设还停留在理论阶段,行之有效并推而广之的全体效应还未形成。但是,这支稚嫩的班主任队伍综合素质高,思想意识好,创新能力强。本学期,小学部两位优秀老师荣获了区级优秀班主任。所以,新学期的德育队伍建设,将以规范德育常规要求为抓手,通过量化标准考核班主任德育管理绩效,强制迁移班主任育人意识,让常规教育脱离口号,落到实处。
三、工作重点
(一)通过礼仪教育、习惯培养,规范附校小学生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精神风貌。
(二)健全少先队干部每日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将检查结果量化后进行公示,评比做到公开公正。
(三)通过学生礼仪、习惯检查,考评班主任工作绩效。建立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有计划性及时效性的班主任培训。
(四)规范活动流程,不断丰富“活动德育”的内涵和形式,将活动育人落到实处。
(五)建立健全德育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六)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事件处理机制,强化学生和教师双重安全意识。
(七)规范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家校合力的正向发展机制。
(八)抓好德育窗口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常规培养
⒈定标准
基于上学期对各学段习惯养成情况的普查,以及对各年段习惯培养重点的总结归纳,本学期将从礼仪教育和习惯培养两个维度量化标准,从学部固化并统一系列礼仪和习惯培养要求,此外,各年级根据年段特点,完善量化标准,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法。
⑴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将融合中西方文化礼仪,以及已经固化的一些利益要求,从入校礼仪、离校礼仪、问候礼仪、路队礼仪、集会礼仪、食宿礼仪六个角度规范我校学生行为举止,提升学生精神风貌。
⑵习惯培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我校学生存在家长综合素质层次较高,学生综合能力较强,但个性较为自由的特点,学校的德育对于基本的习惯养成培养存在挑战性和必要性。鉴于之前习惯养成各学段各自为营的现状,今年将整合个学部的习惯养成要求,梳理成较为系统和统一的习惯培养量化表,大致分成学校习惯和家庭习惯两个大的环节。
2、抓成效
为了保障学生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细则的不再成为形而上的空口号,将从学生、班主任两方面量化考核推进该制度实施。
⑴学生评优
1、少先队学生干部每日检查
本学期将加大少先队干部的检查力度。根据以上量化表,结合少先队值日岗,定制每日检查常规表(大队部出具体值日表)。每日将各班级、年级检查的结果反馈到学校德育部,每周将各班各年级的评分情况进行汇总排名,结果将正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公布。排名最后的年级和班级当周出整改措施。
2、学生示范每月之星评比
在环境布置上,年级和德育都建设学生模范的宣传阵地。结合校每月一星的评比,有各班级每周想年级推荐一名学生模范,年级将在醒目位置,对该生的照片和事迹进行宣传展示。每月年级向学校推荐的学生,将在德育宣传阵地进行展示(照片和事迹简述)。将学生的模范示范功能发挥到最大,让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榜样。
⑵班主任考核
学生的礼仪教育、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在于班主任的管理,本学期将重点抓住班主任的管理意识。将学生常规的培养和班主任的工作考核相挂钩。
少先队的每日检查将作为一项重要考核结果,汇总每周的成绩进行排名后,每周各年级的最后一名,班主任需向年级组上交班级管理整改措施,主要针对失分较多的管理项进行说明。每月全校排名最后的班级,需年级组携班主任向德育部提交班级现状文字说明,并附整改措施。
该制度实行也将对班主任实施末位淘汰制。如果当月连续三次都排于年级最后一名,该班班主任的当月考核为基本称职。如果该学年三次每月都是该班主任所辖班级处于末尾,该教师学年考核不称职。
此外,该项评比也将作为教师评优的条件之一,学年考核优秀班主任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有至少一次在当月的班级排名中排第一名。连续三次排名第一的将自动升级为当月的优秀班主任。连续三个月为优秀班主任自动晋升为学期优秀班主任。
(二)班主任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班主任队伍年轻,教育管理意识和能力较差的现状,本学期将发挥各年级优秀班主任的带头作用,组建校内班主任工作共同体,集合校内模范、校外专家的力量,从班主任主题培训、班级管理量化与班主任考核一体化和规范班主任基本功(班队会)三个角度增进队伍建设。
(三)活动育人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的 同时又在活动中显现出来。所以德育的活动育人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校的学生活动形成了以德育牵头,年级、班级承办的活动模式:
1、校内活动模式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校内活动
活动类型
|
活动名称
|
主办
|
承办
|
活动平台
|
全校
|
秋季社会实践活动
|
德育
|
各年级组
|
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
元旦联欢晚会
|
德育
|
艺术组
|
校级联欢
|
|
大型节日活动
|
校内五大节日
英语节
科技节
|
德育
|
英语组
科学组
|
年级
|
中西方文化节日
感恩节、圣诞节
|
德育
|
备课组
|
英语、语文等学科课堂
|
|
重要纪念日
|
德育
|
年级组
|
升旗仪式
|
|
主题教育活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德育
|
年级组
|
年级活动
|
道德学堂
|
德育
|
年级组
|
年级活动
|
|
区下发主题教育
|
德育
|
年级组
|
年级活动
|
|
每日常规
|
两操
|
德育
|
体育组
|
校级检查
|
大课间
|
德育
|
体育组
|
校级检查
|
|
防近视、肥胖活动
|
德育
|
年级组
|
年级检查
|
2、活动流程
本学期小学德育将以梳理为主题,将活动做成具有年段特色的具有教育连贯性的真正辅助习惯、礼仪培养的时效活动。目前小学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就教育意义仍需进一步推敲,活动流程仍需规范,组织机构仍需明确。目前就方案作如下梳理:活动流程

⑵校外下发活动:

(四)建立健全德育相关规章制度,并按制度办事。
重点修订并实施《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班主任一周工作常规》、《北外附校小学生一日常规》的规章制度,并辅以监督、检查、反馈及奖惩制度。
德育相关制度
1放学制度
2雨雪恶劣天预案
3学生校内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4家校纠纷处理制度
(五)安全教育常住不懈
以学生安全和发展作为常规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围绕其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理顺、规范、提高个工作机能的效率。在各职能划分下,以《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将安全教育与禁烟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挫折教育、环境教育等有机整合,丰富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内容;将安全教育与加强法律纪律教育紧密联系,杜绝校园暴力,消除安全隐患。
1.强化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加强法律纪律教育紧密联系,杜绝校园暴力,消除安全隐患。落实校园安全事件首先发现“责任制”,建设平安校园。开学初,各年级组工作会做好教师一日作息及常规培训,各时间点位落实到人,并保证人人清楚;对上学起事故再次进行盘点,提高教师安全意识;此外班级第一节班会课需向学生解读新学期作息安排,对走班、课间操、大课间、放学等已发生安全事故的点位提出具体要求,建立班级公约。
2.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制度。每班设一名安全员,安全信息每日一报,由年级组视安全信息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3.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学主渠道,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渗透以及教师与学生沟通、交往等,将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课间休息时、放学后等时间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小学生教育主要以“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兴趣,美好的童年,坚实的起步”为指向,严格执行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各项规定,加强音体美等学科建设,彻底改变不规范、不合理的制度设计,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六)家校联系
1、规范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班主任培训,加强班主任对家委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扭转家委会不作为、反作为的现象,充分发挥家委会的正向能量。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每学期开设一次针对家长的主题教育讲座,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孩子教育的内涵,切实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改进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家校沟通技巧和策略,让学校走近家长,让家长走进学校,努力形成“家校共建”、“协同创新”的德育工作合力。
2、继续完善家长会的改革形式,变教师“说教式”为家校共同“参与式”。主持人的改变,尝试家委会或学生主持。话语方式的改变:变“讲座”为“汇报”、变“要求”为“建议”、变“揭示缺点”为“展示优长”、变“强化批评”为“剖析原因”。活动内容的改变:家长会增加互动环节和研讨环节,让家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沟通交流中,在经验分享中、在相互问难答疑中,分享智慧、解决疑难、形成共识、共同发展。座位排列的改变:家长会座位从“秧田式”变成“圆桌式”,可以分成6人一组,便于家长们进行互动研讨。充分体现家长的广泛参与,在不断的经验分享中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将家校沟通作为班主任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
本学期将征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案例作为班主任培训的一项内容。其中将在班主任交流会上,针对热点的案例进行剖析(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正反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提升班主任家校沟通的意识和技巧,为班级教学和管理提供坚实的后盾,提高年轻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效率。
(七)德育窗口重点工作
(1) 加强班主任、年级组长培训工作,严格落实《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一周常规》
(2) 组织班主任基本功比赛
(3) 高质量的班会、队会
(4) 高质量的学生社团
(5) 升旗仪式
(6) 课间操、眼保健操、冬季长跑
(7) 大课间
(8) 学部、年级学生大会集会规范
(9) 高质量的大型德育活动,本学期学部将重点策划学生元旦联会晚会。